2012年4月16日 星期一

保庇!保庇!土地公伯啊你著保庇!

 土地公伯啊!請你著保庇。台灣各地角落,都可以看得到牠老人家的身影,所以即有「田頭田尾土地公」說法。當然,各地區塑造出來形像,大約都是長鬍子的一位老人家。基隆八斗子潮境公園長潭社區內的福舊宫土地公,雖然也和其它塑像一樣;卻沒有金光裝嚴其身,而是如同當地原住村民一樣,一份樸實、和譪仁慈,並用著歷經浪濤歲月容顏笑容,敞開胸懷接迎各地遊客。

福舊宫供奉之土地公伯的職責,跟其它各地同袍不同地方為:牠必須護駕漁民安全航行於大海,及庇佑他們可以滿船而返,令全家衣食無缺的燈塔。本宫土地公伯,原本座落於海洋科博館現址,海洋科博館規劃以後,牠被迫遷居到更接近海岸,如同當地居民需要禮讓科博館的成立一樣,遠離讀海的悠遊生活。促使土地公伯又多了一項擔負遊客的心靈導航者。
滿面笑容的土地公伯,值得尊敬、禮拜,當然源自任命朝廷稅收官,對百姓的愛護、慈悲幫助,居住在潮境公園內的牠,則替代了普遍海口人文化以馬祖為保護神的習俗。
原住民的福德正神,受到當代社會都市規劃影響,也許隨時隨地可能被遷廟;然而,牠仍然笑容長掛臉上,隨緣自在遷居十方四維、上下虛空。敞開胸襟任憑群生來向祂祈求:土地公伯啊!請你著保庇,保庇我快找到頭路,保庇我的厝不會受到都更而摧殘!保庇我家大大小小正向的精神能量永遠像大海般深、廣、無邊際的飽滿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